同类信息

培训案例分享(二) | 透过现象看本质,解决工作难题

2024-08-19

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,很多时候管理者难以解决工作难题是因为其未能发现问题根本所在,陷入了“我以为我知道,其实我不知道”的误区里,盲目地去解决问题,结果“治标不治本”,白白浪费了时间、精力和资源。本课程通过发现问题,挖掘问题本质,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去引导管理者如何从根源解决工作难题,提高员工工作质量。

首先,我们要理解现象与本质的基本概念。现象是指我们直接感知到的表面信息,是事物外在的表现。本质是指决定事物性质、面貌的基本因素,是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结构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、不可分割的,现象是本质的表现,本质是现象的根源。同时两者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,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揭示本质。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个深入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过程,需要运用科学方法,不断挖掘和验证事物的本质。那么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呢?这里主要分为四个步骤:收集现象→分析现象→挖掘本质→验证本质。在收集现象阶段,要从多角度从多方面、多角度收集尽可能全面的现象,为深入分析提供充足的信息。分析现象时,要运用逻辑推理、科学方法,对收集到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,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。通过用抽象思维和科学方法,挖掘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素,挖掘出现象本质。最后需要验证本质,通过实践、实验方式,去验证所揭示的本质是否真实可靠,修正对本质的理解。

图:现象和本质的关系


管理者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观察、分析、抽象思维的能力,从多方面、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事物,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。《教父》里有句话极其经典: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。一眼看透本质,一语就能中的的洞察力,对大部分人来说难度系数极高,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而获得,但在这个过程中会让我们受益终生。查理芒格如是说:长久以来,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——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的系统,它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框架。有了那个系统之后,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。那个系统就是多元思维模型。多元思维方式强调从不同角度、不同层次、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,以获得更全面、更客观、更准确的答案。通过多元思维模型,可以根据具体的框架进行思考,让人们不再“盲人摸象”。在日常生活、工作中刻意练习多元思维方式,可以逐步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,从而增强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。


通过锻炼思维,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管理者透过现象看本质,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。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分析问题,找出根源。首先根据分析的步骤剖析现象,层层深入提问5个为什么,逐步揭开问题的本质及原因。要分辨此处的5个为什么不等于问5次为什么,关键在于找到根本原因。在分析问题时可运用思维工具:5W2H+28+5WHY。通过课堂模拟练习,学员能够实地操作思维工具,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
 

除此之外,还可以通过案例进行深度分析,挖掘工作的实质。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,而大部分人面对问题的态度往往是敷衍了事,甚至是直接忽视,长此以往,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,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。解决工作难题的关键方法是要提升自身的理解层次,一个高层次的问题,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,难以有效果,而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高层次内易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。因而,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解层次,在此课程中提到了可运用NLP的理解层次贯通法,也叫生命潜能金字塔,此方法揭示的真相是:我们如果期待对方在行为层次做出调整,必须在使命、身份、信念及价值观进行不断的清晰。课程中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指导,在此不过多描述。

 

图:生命潜能金字塔


那么究竟如何去透过现象看本质,解决工作难题?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如下:

1、正视问题。积极面对。

2、善于发现问题。

3、正确界定问题,找到真正原因。

4、正面引导,细致分析。

5、详细的书面解决方案。

6、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人。

7、方案的实施、监督及评估。

8、完善制度,形成案例。

以上为《透过现象看本质,解决工作难题》课程展示部分内容,象元提供系列课程,通过理论+实践,提高学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此关键素养除了在工作方面,在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!如需了解更多培训课程内容及管理咨询文章,可关注“象元管理”公众号。